二阳者,太阳、阳明也。腹满微喘者,热气内郁也。
若发其汗,湿随汗去,热必独留,水府告匮,迫其本经之血,从小便而出矣。救里宜四逆汤,温中胜寒;救表宜桂枝汤,调荣和卫也。
寸口脉浮大,指六脉皆浮大也。太阳不应有腹痛,以邪无出路,意欲内攻,故乍在仍不知其处。
方有执曰:血室,为荣血停留之所,经血集会之处,即冲脉所谓血海是也。 此承上条痉病得沉细脉之义,非谓太阳病发热,脉沉细,即名之曰痉病也。
伤寒吐下后,复发其汗,治失其宜矣,故令阳气阴液两虚也。既大满大痛,已成胃实,又非此汤之所能治,故宜大承气汤也。
至六、七日又不大便,若不能消谷善饥,是胃实热也,以大承气汤下之。答曰:少阴病下利清谷者,为里虚,若更发汗,则脾虚而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