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说伤寒日传一经,六日至厥阴,七日再传太阳,八日再传阳明,谓之再经。卫气不能卫外,反内扰营气而为烦;营气不得交通,内迫于骨节而作痛。
”故本论三阴皆有自利症,是寒邪还府也;三阴皆有可下症,是热邪还府也。其他结胸、脏结、阳结、阴结、瘀热发黄、热入血室、谵语如狂等症,或因伤寒,或非伤寒,纷纭杂沓之中,正可思伤寒杂病合论之旨矣。
夫一身之病,俱受六经范围者,犹《周礼》分六官而百职举,司天分六气而万物成耳。不敢以麻黄为中风之剂者,是泥于有汗为中风,无汗为伤寒之谬也。
故元气有余,则邪入阳明;元气不支,则邪入太阴。少阳经只症一条而不及脉。
下利腹胀满,身体疼痛者,先温其里,乃攻其表,温里宜四逆汤,攻表宜桂枝汤。三阳皆有发热症,三阴皆有下利症,如发热而下利者,阴阳合病也。
且此烦因汗后所致,若再用麻黄发汗,汗从何来?至于少阴病,热烦于内而不得眠,又宜扶阴散热。